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化建设» 先进风采
徐群渊教授荣获北京市“孟二冬式”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发布日期:2007-09-10 字号:[ ]


         近日,从北京市教育工委获得信息,经各教育系统推荐,专家组评选,在第2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评选出2007年度十名北京市教育系统“孟二冬式”优秀教师,我校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群渊教授获此殊荣,获得“孟二冬式”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据悉,北京市教育系统将在9月10日教师节举办隆重的表彰颁奖大会。
        徐群渊教授1941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196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同年到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工作;1981年至1988年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解剖系研修,获博士学位,期间还在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进修。1985年至2002年曾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1988年至今任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和北京神经再生与修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还被聘担任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两届理事长)、中国优生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自然基金会顾问、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解剖学报》副主编等职;曾经担任过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和北京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若干学会的任职。国际上,他是国际解剖科学学会执行委员、副秘书长以及亚洲太平洋解剖科学家大会执行委员、意大利解剖学会名誉理事和若干大学的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
      徐群渊同志从事神经科学特别是神经解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40余年,研究领域着重在探讨中枢神经系统中与运动机能相关的神经结构、功能、损伤变性机制和修复途径。研究从基因、细胞和组织不同层面应用生物、医学高新技术对神经系统的形态、机能、病理和治疗进行研究。七十年代后期在“大鼠伏隔核纤维联系”方面有所发现,较早在国内建立先进的神经束路追踪技术;八十年代起,广泛运用各种神经追踪技术进行“脊髓小脑束形态学”研究,在起始细胞定位、纤维经路、侧枝投射和接受传入等方面有创新成果,丰富并纠正传统认识,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九十年代起进行“帕金森病基因治疗实验研究”,在国内较早将分子生物高科技引入神经解剖领域,属国内该领域最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已克隆系列国人相关治疗基因、构建多种载体、制成系列携带治疗基因的细胞系、在大鼠和猴模型已获良好效果,在复合基因治疗和人工微囊包裹工程细胞方面创新明显;新世纪开始,在“利用神经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进行神经损伤修复研究”方面又有相当进展,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永生化机制有较深入的探讨,在建立能够有效促进神经再生的人工组织—接枝包括抗Nogo受体抗体在内各种活性物质的透明质酸水凝胶方面有较大创新,显示良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的作用,受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上述研究发表论文及综述200余篇,被SCI收录论文30余篇;主要论文被SCI检索近千次,多次参与国际交流;他的部分研究工作已经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0项、教学奖3项;主持多项国家和北京市研究项目;主编和参与编写专著、教材19部。他积极领导和参与“人体解剖学”、“神经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已经培养出博士后及博、硕士研究生50余名。
       此外,徐群渊同志还获得过北京市劳模、教育部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以及人事部和北京市的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附:徐群渊教授先进事迹
与时俱进   努力创新   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首都医科大学徐群渊教授获得“孟二冬式”优秀教师称号先进事迹
追赶前沿,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徐群渊教授一贯努力在科技上赶超世界前沿水平。他在神经解剖学研究领域中,着重探讨中枢神经系统与运动机能相关的神经结构、功能、损伤变性机制和修复途径,即从基因、细胞和组织不同层面应用生物医学高新技术对神经系统的形态、机能、病理和治疗进行研究。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大鼠伏隔核纤维联系”方面有所发现,较早在国内建立先进的神经束路追踪技术;八十年代起,广泛运用各种神经追踪技术进行“脊髓小脑束形态学”研究,在起始细胞定位、纤维经路、侧枝投射和接受传入等方面有创新成果,丰富并纠正了传统认识,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九十年代起进行“帕金森病基因治疗实验研究”,在国内较早将分子生物学高科技引入神经解剖领域,属国内该领域最具系统、全面和深入性的研究;新世纪开始,在“利用神经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进行神经损伤修复研究”方面又有相当进展,处于前沿。
        脑边缘系统参与运动控制核团—伏隔核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研究。在国内神经解剖领域引入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神经束路追踪技术,系统描述了大鼠伏隔核的纤维传入、传出特点,证明了腹侧纹状体在基底神经节与边缘系统之间存在的关系。
      与运动控制和学习有关的脊髓向小脑传入神经通路研究。围绕“随意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着重探讨了脊髓小脑束的结构和机能,首次  准确描述了猫脊髓小脑束纤维在脊髓白质的位置和入小脑径路,提出了脊髓小脑前、后束的新概念,重新确定其属性,纠正并丰富了传统认识。研究在国外有一定影响。
      基因治疗帕金森病实验研究。克隆出系列中国人的相关治疗基因,将表达治疗基因的工程细胞植入帕金森病大鼠和猴模型后,已经获得明显疗效;创立复合基因治疗方案;发现中国人帕金森病相关或易感的某些基因。
      利用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实验研究。稳定获得大鼠和人的神经干细胞系,特别是温度控制的神经干细胞系;探讨成年神经干细胞的定位、分化和对中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与清华大学材料系合作研究出能够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人工合成材料并观察到疗效。
      上述研究发表论文及综述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被SCI检索605次(2002),多次参与国际交流;申请专利6项(已授权3项),他的部分研究工作已经获得11项省部级科技奖;主编和参与编写的专著、教材18部;1984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90年评为国家教委优秀科技工作者,1994年为国家及北京市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996年选为北京市跨世纪人才,2004年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带领创建北京市重点学科——神经生物学(2002)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神经再生和修复实验室(2001);现已经发展到教育部神经生物学重点学科(2007)。进一步确立北京市神经科学学科在国内的地位。
       徐群渊教授是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曾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现担任中国科协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副理事长)、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顾问(曾任副主任)、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解剖学报》副主编等职,曾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他还担任国际解剖学会(IFAA)的执行委员、副秘书长等职;被若干国家授予学会名誉理事、名誉教授、名誉博士等称号;在国内被若干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勇于探索,规范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在部分教师和学生中,对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似乎仍然不大清楚:一种倾向把研究生教育简单看作是本科教育的延伸,是“进一步给学生以更加深入、更加现代的知识”,是“更加深入、全面掌握二级学科的内容和相关知识”,重复了“灌注式”的“本科”教学模式;另一种倾向是单纯要求研究生完成导师的研究指标,甚至充当导师的秘书或“管家”,事无巨细,颇具封建帮派色彩,忽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这两种倾向都明显影响到对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徐群渊教授认为,研究生具有独特的培养模式,即任务带教学、实践中学习;注重能力、个别指导;深入前沿、照顾广度;要求成果、保证创新;科学素养、品德第一。他认为,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既是师生关系,又是同事关系;研究生既要学习知识和技能,又必须完成特定研究或生产(医疗)任务;研究生既要虚心聆听导师的指点,又要比导师掌握更新的技术平台、做出新成果,使科学事业得以与时俱进。评价研究生的学习成绩,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毕业,既取决于导师和学术委员会,更取决于研究生自己对研究任务的完成程度和社会对其成果的认可程度。导师及其所在学科不仅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术技能和具体研究工作进行个体的、具体的指导,更要为学生创造、提供从事研究或生产的技术平台和支撑条件。导师除要精心指导学生获取前沿科技信息、掌握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运用先进的研究技术外,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品德,使他们首先“学会做人”。作为研究生,则要自觉摒弃读研是为了“文凭”、为了“找一个好工作”的低俗目标,尽量做到“甘于清贫”、立志医学研究并从自己的研究工作中获得乐趣。作为一对适宜的搭档,导师和研究生经过短时间的磨合,能够很好设定合适的研究课题和目标,能够建立有效、宽松的创新环境;导师能够通过研究生的自觉研究使自己的想法得以实现、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而研究生则通过创造性地完成导师的设想较快地步入处于前沿的研究领域、迅速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徐群渊教授的上述理念,规范了本学科入学研究生的研究目标,统一了导师和研究生对有关教学特色的认识,有效地发挥了矛盾双方的积极性,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身教严教,积极培养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要为国家输送高层次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不断攀登高峰即随着科技进步有持续创新、稳定立足科技前沿的能力。徐群渊教授认为不能靠向学生简单“灌输”新的现有科技成果,必须在素质、能力塑造上下功夫。
      一是全面准确掌握本研究领域进展和前沿的能力。站到世界科技的制高点上来设定研究目标和内容。浩如烟海的科学文献传达着世界各个角落的最新研究进展。因此,无论是立题、路线设计、做实验,还是搜集数据、分析、写论文,徐群渊教授都要求学生始终以大量阅读原始文献作为工作的依托,即抓住对原始文献的学习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环节。要求研究生对文献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做出自己的评价,力求最大限度地从文献阅读中得到裨益。
       二是分析综合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地设计实验、准确全面地采集数据,对所获得数据进行深入有效的分析综合,获得经得起重复和时间检验的结论,需要很强的科学思维能力,也是研究生在学习阶段需要培养的主要素质。徐群渊教授力求在研究工作的不同阶段能够与学生经常讨论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法,抓住方向,反复修改完善,尽量获取更多、能够从正反面给予论证的证据。还要求学生尽早进入论文书写过程,力求能够做到反复修改,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得到跃升。要求研究生做好读书报告或文献综述,训练学生对各种科技资料的分析、综合及表达能力。
       徐群渊教授承担着“人体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两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工作,指导研究生的工作相当繁重。尽管如此,他对指导学生十分认真,总是能够平易近人、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面对面开展思想和业务工作。他反复向学生说明评价导师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当好一个研究生与当好一个本科生的区别又是什么,从一开始就摆正了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的新型师生关系,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他特别注重学生人品、素质、治学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与同学平等地介绍自己在国内外工作的体会,鼓励同学们淡薄名利,热爱科学,为国家、为民族争气。在做好实验基础上,他特别重视学生开题、写论文、做读书报告的环节,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国际前沿文献,积极创新。他身体力行,在学校里努力推动学位课程改革,坚持以生命科学当代最新科知识来武装学生,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他的努力下,共培养博士21名、硕士26名以及博士后5名,还帮助许多其他单位培养了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他培养的学生连续两年获得学校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对徐教授的师德和学风普遍赞誉有加。
艰苦认真,努力搞好本科教育
       徐群渊教授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40余年,是我国解剖学界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师。他自愿投身于艰苦的解剖学教学环境,长期与尸体、甲醛接触,一丝不苟,认真钻研教学业务,一贯以优异的教学效果和对学生的热情关爱,得到广大学生的爱戴拥护。在教学过程中,他自己出钱购买多种外文图谱,供学生解剖参考;他积极发挥自身的绘画优势,努力创造各种图解、练习,亲手制作标本、模型、挂图,供学生深入理解;他刻苦钻研、搜集国内外科技新进展和教学参考资料,使传统的解剖学内容能不断与现代科技相联系;他广泛学习临床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使解剖学教学更加密切联系临床实践,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解剖学的积极性;他认真开展启发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对照标本或实地尸体解剖开展自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从不摆架子,注意深入了解学生情况,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学习兴趣;他十分注重授课质量,力求授课要有丰富的信息量、严格的科学性和生动的趣味感;他一向重视教材建设,除自编讲义、教材外,参与了两版(一、四版)人体解剖学的全国统编教材编写。为此,他的解剖学教学效果连同他的表现,一直受到他所教过学生的称颂。
       上世纪后半叶,作为生命科学主要支柱的神经生物学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医科院校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成为2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徐群渊教授积极为学校在开设研究生课程之后,能够在全国较早为本科生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做出努力。为此,他与校内外的知名专家一起,积极讨论、编写具有不同特色的神经生物学教材,从1999年到2006年先后主编、参编了7部有关神经生物学的教材。同时,他积极参与由第四军医大学组织的对全国神经生物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在缺少规范教材的情况下,他十分注重备课质量。为讲好每次大课,他花费大量时间,广为搜集最新进展和国外的教学资料,亲手制作多媒体教材和课件,并上网供广大同学学习、拷贝,激发了不少学生愿意毕生投身神经科学的热情。他作为副主编的《医学神经生物学》(高教版)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他主持制作的关于神经解剖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及其他奖励。
克服困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徐群渊教授长期担任学科和学校的领导,他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倾注了许多心血。他克服了许多办学中的困难,针对办好位处首都的高质量医科大学,提出学校“既要培养能够从事医、教、研工作的高级人员,又要培养能够在基层、农村第一线服务的医护人才;既要发展医学、生命科学的高新科技,又要为医疗卫生模式转换服务;既要发展临床医学学科,又要建设与医学相关的文理工学科和交叉学科;既要成为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地,又要成为科技成果产出的源头;既要造就医师和医学科技专家,又要推出卫生管理人才”,以顺应北京市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目标的要求。在如何用“科教兴国”精神指导学校建设方面,他认真研究了其中如何通过“教”来“兴”校的道理,特别使附属医院干部和群众统一了“教”能“兴”院的认识,调动了广大医护人员搞好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为了适应我国医学在新世纪的发展,他积极调整学校院系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形成学校特色。同时,他还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强调在创新的同时要认真恢复医学教育中的优良传统。他关于学校教育改革的见解,由市委搜集并刊登出版并向兄弟院校介绍经验。
 
虚心好学,不断改造提高自己
       徐群渊教授已年过六旬,但他一直注意虚心学习。在当前我国处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奋斗的时刻,他特别注意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届人大的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力求能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跟上党中央指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为此,他积极寻找有权威的辅导材料,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和报告,较深刻地理解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和要求;还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在党支部内和研究所内交流宣讲,受到同志们的好评。学习中,他能够较好地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在这方面,他的理论学习体会文章还获得过市委教育工委颁发的“二等奖”。同时,他还抓紧各种时机,刻苦地学习生命科技的新进展,努力追赶发展迅猛的科技理论和技术,为同事和学生起到了表率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Copyright 首都医科大学工会 邮箱:gonghui@ccmu.edu.cn

学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邮编:100069